“小电镀”大污染 环保整治要重点抓


2013-5-9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人们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不断升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被党和政府写进了国家发展规划的大纲。

      然而,美好的愿望抵挡不住现实的残酷,当今社会面对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保部门的职责越来越重。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目前来看,环境恶化的最大因素仍然是人为因素。

      可以说环境污染是工业化的副产品,国家的工业化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纵观历史发展的痕迹,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是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虽然我国已在宣称绝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仍然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甚至更糟,因为目前只看到污染,尚未看到治理的效果,之前英国伦敦污染严重,被人称为“雾都”,德国的鲁尔区是重工业基地,莱茵河污染严重,河内的生物几乎灭绝,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等,然而,在环境污染后,发达国家痛定思痛,大力整顿国内环境,经过长时间的整治,英国的伦敦,德国的莱茵河都恢复了原来的生机,并成为世界旅游胜地。

      反观我国的环保工作,进展非常缓慢,效果极为有限,当然环保工作是个长期的过程,环保工作和经济发展业存在这一定的矛盾,但是在重工业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环保部门可以优先治理一些环境污染严重,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比方说小电镀企业,小电镀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相对于小造纸而言,尽管小电镀废水排量较少,但其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氰化物等剧毒物质,属于国家规定的一类毒性污染物,严重危害土壤、水源及人体健康。

      一般来说,电镀污染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包括、铜等在内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属于国家一类污染物,存在于电镀废水中;二是氰化物,这是一种毒性很高的物质。因为电镀工艺的局限,目前还有很多带氰电镀,使得电镀废水中含有氰化物;三是生产过程用使用强酸所产生的废气污染。

      电镀污染的危害很大,远比空气污染要严重,对居民的伤害也更直接,因此国家环保部门再无法有效治理大型重工业企业的时候,可以把治理“小电镀”企业作为一个突破点。